第(3/3)页 庞先生对此很高兴,别说三个,便是来三百个秀才,幽州也能给他们提供职位。 八月初的时候,墨门的工匠学院也正式挂牌,举办的仪式比万书阁还要隆重。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,比起读书人的万书阁,匠人的学院更受他们喜欢和期待。 毕竟一百个孩子,可能才有一个秀才,不,更多的时候,一千个孩子才有一个秀才是常态。 而学门养活自己的手艺,可比读书容易多了。更何况工匠学院还有墨门的大师亲自指导。 百姓更愿意让女儿考进医护学院,儿子进工匠学院,只有极聪慧的孩子,才会送到万书阁求学。 故而工匠学院挂牌招生这天,半个城的百姓都来观礼,一看招七到十四岁的孩子,学费虽然不便宜,但能拿工分抵一部份。 家里有适龄孩童的,都兴奋极了。纷纷带着户籍证明,来给孩子报名。 那些外州城来打短工的百姓,在城外听说了这件事,都羡慕不已。羡慕幽州人,孩子能有个好前程。 都向自己的管事打听,外地人能不能给孩子报名?管事笑说目前还没章程,不过以后肯定是可以的。 夸张地说着工匠学院和万书阁有多大,容纳数万学子都没问题。 又建议一些年轻夫妻,可以去流民办登记一下攒工分,又不会强制你们改成幽州户藉,但攒够工分,若哪一日想送孩子来读书,也容易些。 这也是沈冬素提出的‘抢人政策’之一,直接从附近各州城抢百姓,士族绝对会反对,把人都抢到幽州来了,他们的田谁耕?地谁种? 人口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财富。所以要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办法,让百姓自愿来幽州。 压根不用抢,让他们看到幽州人过的有多好,自己就会想来。 特别是对于有孩子的人家来说,给孩子拼一个好前程,比什么都重要。 转眼到了中秋节,幽州人爱过节,王妃也爱过节,每逢佳节都会发放节礼。 普通百姓能凭户藉,按人头去民营办,领取鸡蛋或是海味之类的节礼。 沈冬素给各机构发的节礼最重的,当属军中,特别是军属之家,凡是家里有跟着凌王去远征的。 节礼发的让小官吏都眼馋,成袋的米面,成桶的油脂、海鱼,成卷的麻布,还有能领煤球的票据,家中有孩子的,则另外还会给几包糖果点心。 这一时,军属之家都是全家出动,他们眼神中即有骄傲又有思念,昂首挺胸地拿着军属证明,去到民营办领取年礼。 有时候筐子背不完,还得用牛车来拉。 头一回在幽州过节的夫子和学子们,即诧异这般有人情味的幽州官府,又敬佩凌王妃的大义。 都说王妃是平民出身,可王妃飞上枝头后,从来没有忘根,一心一意地为平民谋福祉。 中秋节一过,沈冬素几乎是每天三问:“钦差还不打算走吗?” 月见一天三答:“已经派人去催了。” 沈冬素都猜不到陈星耀到底打算做什么了?难道非要跟她见一面,才肯走? 再不走雪一下,就走不成了,她可不像钦差留在北方过年。 想想道:“容我手书一封,派人送给陈星耀。” 月见好奇她会写什么,结果王妃执笔半天,写下一句:“查完了没?查完就回长安!” 月见觉得王妃这算客气了的,她很清楚,王妃想说的是:‘滚!’ ‘给老娘快点滚回长安去!’ 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 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 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 第(3/3)页